发布时间:2017-08-20 浏览次数:811
日前,中国纤维检验局发布《2016年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桑蚕干茧全国平均质量为4.28A3261Ⅱ,近年桑蚕干茧综合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根据公证检验结果推算,2016年可生产高端精品丝的蚕茧原料非常有限,我国优质蚕茧原料供应质量“短板”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2016年全国桑蚕鲜茧产量62.41万吨(折合干茧约25万吨),公证检验涉及13个省55个地市的113个县;受检企业总数117家,公证检验总量67212.3吨,同比增加3990.2吨,受检率(占产量比)26.9%,同比增加1.83个百分点,受检桑蚕干茧经济价值逾62亿元。
来自公证检验的统计显示,2016年桑蚕干茧全国平均质量为4.28A3261Ⅱ,同比小幅下降。近5年质量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全国桑蚕干茧综合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但上车茧率、出丝率和丝等级存在波动下行趋势。
根据公证检验结果推算,2016年可生产5A级及以上生丝的干茧原料仅占一成左右,能够满足和供应爱马仕、巴布瑞等国际一线品牌所需的6A级以上原料更是寥寥无几,占比不足1%,高端精品丝产量逐年下降与蚕茧原料的低质供给关系密切,我国优质蚕茧原料供应质量“短板”问题日益突出。
报告对形成“短板”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首先蚕农收益预期逐年降低是导致蚕茧原料供应质量不足的重要原因。在茧丝绸产业链中,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各个环节生产要素成本逐年提高,蚕茧生产又是茧丝绸产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受丝绸产品外贸出口不振、内需拉动不足,加之国内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升级不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蚕茧价格呈现震荡波动上行趋势,但仍不足以抵消人工和农资成本上升幅度。因此,无论是中东部传统产区还是西部重点产区的蚕农种桑养蚕预期收益逐年降低,蚕茧生产者及加工者积极性严重受挫。
其次,优良新品种繁育推广步伐缓慢。目前,我国无论中东部还是西部产区饲养的蚕品种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审定并推广使用的。优良品种繁育推广步伐缓慢,蚕农对新品种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高,过分注重和依赖强健性、多丝量品种的选育饲养,未兼顾考虑丝等级和纤度指标优良品种的选育饲养,对我国茧丝绸产品向高品质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再次,中东部传统产区质量滑坡和西部重要产区质量提升乏力。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蚕茧产区,2016年蚕茧产量位列全国第五位,其质量下降明显。与此同时,广西作为我国最大产区,近5年质量水平陷入停滞状态。近年来,蚕茧资源供不应求,由于蚕茧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逐年上升,造成东部产区“弃如敝履”,西部产区“看天吃饭”的不良现状,同时也导致市场出现了舍质逐量的恶性循环。
最后,蚕茧生产加工管理工作弱化也是导致蚕茧质量不高的原因。由于缫丝生产能力过剩,造成蚕茧原料供应不足,市场竞争逐年加剧,鲜茧收购和干茧交易价格逐年抬升,部分地区的蚕茧生产和加工者在设施设备、技术标准、专业人员、检测仪器等质量保证基础能力方面存在严重弱化,甚至缺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建议,要在全国蚕茧主产区引导建设现代化的生态蚕桑基地,大规模推进高标准桑园建设,提升标准化种养水平,多措并举提高蚕农经济收益,提振生产信心;要加快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提高蚕茧源头质量;大力推广农场式工厂化养蚕模式,有效提高主产区蚕茧生产质量;加强相关国家标准宣贯实施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茧丝绸产品生产、经营、检测、监管等各环节的质量责任。